逃難
詞語 | 逃難 |
---|---|
拼音 | táo n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為免受災(zāi)禍苦難而逃亡在外難民逃跑解釋:
(一)、亦作“迯難”。逃避災(zāi)難、禍害。
《國語·魯語下》:“ 子服惠伯 曰:‘ 椒 既言之矣,敢逃難乎? 椒 請從。’”《后漢書·趙岐傳》:“ 岐 遂逃難四方, 江 、 淮 、 海 、 岱 ,靡所不歷。” 宋 王十朋 《萬府君挽詞》:“吾母昔迯難,攜孥依舅舡。” 明 劉基 《有感》詩之二:“焚書千古訝 嬴 秦 ,迯難茫茫走縉紳。” 巴金 《關(guān)于<第四病室>》:“這一家人從 南京 逃難出來,到 貴陽 已經(jīng)精疲力盡了。”
釋義:
逃難,漢語詞匯。拼音:táo nàn指為免受災(zāi)禍苦難而逃亡在外;難民逃跑。
相關(guān)詞語:
暗箭難防礙難從命百般刁難百年難遇本性難移冰山難靠稟性難移逋逃之臣八難三災(zāi)白雪難和百喙難辯百喙難辭百口難分避難就易避難趨易逋逃之藪材大難用倉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