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糜
詞語 | 肉糜 |
---|---|
拼音 | ròu m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細碎的肉。解釋:
(一)、肉粥。
《晉書·惠帝紀》:“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資治通鑒·晉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糜……粥也。” 宋 陸游 《聞杜鵑戲作絕句》:“勞君樹杪丁寧語,似勸飢人食肉糜。” 清 金人瑞 《甲申秋興》詩之二:“今冬無米又無菜,何不作官食肉糜。” 鄒韜奮 《經歷》五九:“這話實際等于饑荒勸人吃肉糜!”
釋義:
肉糜,指煮爛成糊狀的肉。見《晉書·惠帝紀》:“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造句:
1、 加入豆豉,用炒勺弄碎,那樣簡易和肉糜混合.
2、 它們是用餡零食,經常在他們肉糜類.
相關詞語:
肉中刺髀里肉生髀肉復生不知肉味白骨再肉臭肉來蠅炊沙作糜頂踵捐糜凡夫肉眼凡胎肉眼飛土逐肉肥魚大肉粉骨糜軀粉骨糜身骨肉離散骨肉團圓骨肉未寒骨肉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