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食
詞語 | 寄食 |
---|---|
拼音 | jì sh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依靠別人過活:身處異鄉(xiāng),只能寄食于親友。解釋:
(一)、依附別人生活。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 唐 鄭谷 《漂泊》詩:“十口漂零猶寄食,兩 川 消息未休兵。”《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萬 家﹞家事盡消,兩子寄食親友,流落而終。”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至明年壬戌八月,接 蕓 書曰:‘病體全瘳。惟寄食于非親非友之家,終覺非久長之策。’”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nóng)》:“他后來便到一個(gè)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時(shí)時(shí)給我信,景況愈困窮,言辭也愈凄苦。”
釋義:
寄食,拼音是jìshí,釋義是依賴別人過日子。
造句:
1、像你這樣的小伙子不該寄食在叔叔家里.
2、做人要自立自強(qiáng),不能靠寄食生活.
相關(guān)詞語:
哀梨蒸食八珍玉食伴食宰相幫虎吃食飽食暖衣飽食終日并日而食不食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布衣蔬食伴食中書幫狗吃食卑宮菲食北門之寄背惠食言敝衣糲食弊衣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