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
詞語 | 刻板 |
---|---|
拼音 | kè b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在木板或金屬板上刻字或圖(或用化學方法腐蝕而成),使成為印刷用的底版。也作刻版。(二)、比喻呆板沒有變化:表情刻板。別人的經驗是應該學習的,但是不能刻板地照搬。
解釋:
(一)、亦作“ 刻版 ”。雕板(印書)。
《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三年》:“ 蜀 毋昭裔 出私財百萬營學館,且請刻板印九經。” 宋 司馬光 《答新知磁州陳大夫游古書》:“前歲 公廙 校正先集,欲刻板摹之,廣傳於世。”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一節:“中華民族……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
(二)、比喻因循;呆板。
《官場現形記》第二回:“一年之內,我一個生日,我們賤內一個生日,這兩個生日,是刻板要做的。” 茅盾 《有志者》四:“再捧著頭,再點著煙,再到床上躺一會。這是刻板的。” 陳學昭 《工作著是美麗的》上卷一:“極端的刻板,極端的單調。”
釋義:
刻板,是指:①在木板或金屬板上刻字或圖(或用化學方法腐蝕而成),使成為印刷用的底版。也作刻版。②比喻呆板沒有變化:別人的經驗是應該學習的,但是不能~地照搬。
相關詞語:
板上釘釘板上砸釘春宵一刻尺板斗食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鉆刻薄倒持手板雕蟲篆刻雕文刻鏤雕蟲刻篆雕心刻腎豐取刻與過橋抽板鬼刻神劖畫地刻木后臺老板畫虎刻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