髇箭
詞語 | 髇箭 |
---|---|
拼音 | xiāo ji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骹箭”。亦作“髐箭”。髇矢。解釋:
(一)、亦作“骹箭”。亦作“髐箭”。髇矢。
《太平御覽》卷三五○引《魏百官名》:“三公拜賜鶉尾鶻尾髇箭十二枚。”《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其狀如鵁” 晉 郭璞 注:“鵁,似鳧而小,腳近尾。音骹箭之骹。”《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椎鳴鏑” 唐 李賢 注:“《前書》‘ 冒頓 作鳴鏑。’今之髐箭也。” 元 劉詵 《感舊行》:“舉家避兵竄山巖,道逢哨騎落髇箭。”
釋義:
1.亦作"骹箭"。亦作"髐箭"。亦作"箭"。 2.髇矢。
相關(guān)詞語:
放冷箭暗箭難防暗箭傷人暗箭明槍暗箭中人草船借箭東箭南金東南竹箭光陰似箭歸心如箭歸心似箭光陰如箭箭不虛發(fā)箭在弦上箭拔弩張箭穿雁嘴亂箭攢心明槍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