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耳
詞語 | 暖耳 |
---|---|
拼音 | nuǎn ěr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耳套。寒冷時戴在耳朵上以保暖。(二)、煖耳:耳套。
解釋:
(一)、耳套。寒冷時戴在耳朵上以保暖。
明 楊慎 《升庵詩話·耳衣》:“ 唐 人邊塞曲:‘金裝腰帶重,錦縫耳衣寒。’耳衣,今之暖耳也。”
(二)、煖耳:耳套。
唐 人稱耳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貂帽腰輿》:“京師冬月,例用貂皮煖耳……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見閣,必乎摘煖耳藏之。”
釋義:
漢族服飾。耳套,唐人稱“耳衣”。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古人于隆冬嚴寒之際護耳防凍的耳套。曾為統治階級所專用。如中國明代百官入朝就戴暖耳以御寒。暖耳一般用狐皮制作,有的僅把雙耳遮住,如后世的“耳套”;也有把紗帽全部籠上的,猶如“風帽”。
相關詞語:
耳邊風耳報神耳旁風墻有耳執牛耳飽食暖衣不絕于耳不堪入耳閉目塞耳避人耳目長目飛耳充耳不聞出口入耳春暖花開春暖花香垂耳下首垂頭塞耳當耳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