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
詞語 | 鳴鼓 |
---|---|
拼音 | míng g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鼓。(二)、擊鼓。
(三)、借指聲討。
解釋:
(一)、即鼓。
《楚辭·九歌·國殤》:“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淮南子·氾論訓(xùn)》:“撞大鐘,擊鳴鼓,奏《咸池》,揚(yáng)干戚。”
(二)、擊鼓。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 馮夷 鳴鼓, 女媧 清歌。”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盜息無鳴鼓,朝迴自走車。” 宋 徐竟 《高麗圖經(jīng)·禮成港》:“舟側(cè)欲傾,人大恐懼,即鳴鼓招眾。”
(三)、借指聲討。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張弓;欲竭吏能,恐圣門之鳴鼓。”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昔 子產(chǎn) 增賦, 渾罕 致譏, 冉有 倍粟, 仲尼 鳴鼓;蓋據(jù)末反本之難也。”參見“ 鳴鼓而攻 ”。
釋義:
鳴鼓的釋義是即鼓,出自《楚辭·九歌·國殤》。
相關(guān)詞語:
打邊鼓敲邊鼓一牛鳴鰲鳴鱉應(yīng)百家爭鳴敗鼓之皮敝鼓喪豚不平則鳴布鼓雷門晨鐘暮鼓重整旗鼓長鳴都尉潮鳴電掣潮鳴電摯扯鼓奪旗村簫社鼓村歌社鼓重興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