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律
詞語 | 失律 |
---|---|
拼音 | shī lǜ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行軍無紀律。(二)、也指出戰失利。
解釋:
(一)、軍行無紀律。
《易·師》:“師出以律,失律,兇也。”后以指戰事失利。《宋書·張永傳》:“﹝ 張永 ﹞以北討失律,固求自貶,降號左將軍。” 唐 杜甫 《入衡州》詩:“老將一失律,清邊生戰場。”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六:“ 慶歷 壬年歲,王師失律於 西河 好水川 ,亡沒數巨將 劉平 、 葛懷敏 、 任福 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臺灣之役》:“有旨以失律誅 郝壯猷 ,於是諸將咸思進兵。”
(二)、指詩、詞不合格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世多言 白樂天 用‘相’字,多從俗語作‘思必切’,如‘為問 長安 月,如何不相離’是也。然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聲,至今猶然,不獨 樂天 。老 杜 云:‘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亦從入聲讀,乃不失律。”
釋義:
1.軍行無紀律。《易.師》:"師出以律﹐失律﹐兇也。"后以指戰事失利。 2.指詩﹑詞不合格律。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黯然失色百不失一百無一失抱令守律北叟失馬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拔十失五敗績失據不失黍絫仿徨失措倉皇失措悵然若失成敗得失悵然自失逞己失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