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法
詞語 | 常法 |
---|---|
拼音 | cháng fǎ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固定的法律、制度。《左傳·文公六年》:“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獄刑,董逋逃,由質要,治秩禮,續常職,出滯淹。既成,以授大傅 陽子 與大師 賈佗,使行諸 晉國,以為常法。”《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魏書·刑罰志》:“諸在議請之外,可悉依常法。”(二)、通例;通常的原則。宋 秦觀《郭子儀單騎見虜賦》:“豈非事方急則宜有異謀,軍既孤則難拘常法。”章炳麟《文學說例》:“是皆取聲類相同,而義則大異,其名實譌變,不可以故訓常法限之也。”
(三)、謂長久之計。《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女兒年紀長成了,把他擔誤,不是個常法。”《紅樓夢》第四八回:“天天裝病,也不是常法兒。”呂劇《李二嫂改嫁》:“光這個樣子到底不是常法。”
解釋:
(一)、固定的法律、制度。
《左傳·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獄刑,董逋逃,由質要,治秩禮,續常職,出滯淹。既成,以授大傅 陽子 與大師 賈佗 ,使行諸 晉國 ,以為常法。”《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魏書·刑罰志》:“諸在議請之外,可悉依常法。”
(二)、通例;通常的原則。
宋 秦觀 《郭子儀單騎見虜賦》:“豈非事方急則宜有異謀,軍既孤則難拘常法。” 章炳麟 《文學說例》:“是皆取聲類相同,而義則大異,其名實譌變,不可以故訓常法限之也。”
(三)、謂長久之計。
《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女兒年紀長成了,把他擔誤,不是個常法。”《紅樓夢》第四八回:“天天裝病,也不是常法兒。”呂劇《李二嫂改嫁》:“光這個樣子到底不是常法。”
釋義:
1.固定的法律﹑制度。 2.通例;通常的原則。 3.謂長久之計。
相關詞語:
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適如常安常履順安常習故抱法處勢變古易常變化無常變幻無常兵無常勢不二法門不法常可不及之法不主故常敗法亂紀變古亂常變故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