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
詞語 | 尸位 |
---|---|
拼音 | shī wè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尸位誤國。解釋:
(一)、謂居位而無所作為。
《書·五子之歌》:“ 太康 尸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 漢 王充 《論衡·量知》:“無道藝之業,不曉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故曰尸位。” 清 龍啟瑞 《何雨人家傳》:“夫議君者,曰越職行事……今君死,而尸位者存焉,顧無人以越職議君。” 孫中山 《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邇者 曹錕 以非法行賄,尸位 北京 。”
釋義:
尸位,指占著職位卻不做事。見《書·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
造句:
1、 國檢機構太過繁雜,尸位素餐之人更是如附骨之蛆,讓人很是厭惡!
2、 現在尸位素餐的專家學者太多。
相關詞語:
備位充數不安于位不次之位篡位奪權焚尸揚灰高位厚祿高自位置裹尸馬革高位重祿各就各位雞尸牛從借尸還魂諫尸謗屠借尸還陽馬革裹尸馬革盛尸竊位素餐三尸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