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儀
詞語 | 律儀 |
---|---|
拼音 | lǜ y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僧侶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儀則。(二)、法律的禮節(jié)。
解釋:
(一)、僧侶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儀則。
《大乘義章》卷十:“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説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經(jīng)教律儀,既遵 印度 ,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故如 美洲 之摩門, 印度 之溼婆韋紐, 西藏 之蓮華生教,專以不律儀為務(wù)者,無足論矣。”
(二)、法律的禮節(jié)。
《鏡花緣》第二二回:“如今腹中只剩幾段‘大 唐 律儀注單’,還有許多買辦賬。你要考他律例算盤,倒是熟的。”
釋義:
1.僧侶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儀則。 2.法律和禮節(jié)。
相關(guān)詞語:
抱令守律不腆之儀出出律律地主之儀東風入律鳳凰來儀方頭不律鳳儀獸舞鳳皇來儀漢官威儀鴻漸之儀金科玉律踐律蹈禮禮儀之邦千篇一律清規(guī)戒律千古一律千年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