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子
詞語 | 繃子 |
---|---|
拼音 | bēng z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刺繡時(shí)繃緊布帛的用具。解釋:
(一)、束負(fù)小兒的寬布帶。
唐 張諤 《三日岐王宅》詩:“玉女貴妃生,嫛婗始發(fā)聲。金盆浴未了,綳子繡初成。”
(二)、刺繡時(shí)用來繃緊布帛的用具,大件用長方形的木框子,小件用竹圈。
沙汀 《困獸記》二八:“她的女工原是很出色的,那些久已擱置不問的繡花繃子,以及編針,重又把她吸引住了。” 柯巖 《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當(dāng)她優(yōu)雅而又迅速地繡完最后一針時(shí)……她把繃子翻過來給大家看。”
釋義:
①刺繡時(shí)用來繃緊布帛的用具,大件用長方形的木框子、小件用竹圈:花~。 ②繃 ⑥:籐~ㄧ~床。
造句:
1、 報(bào)紙說了,幸好那天獅子是喂過了哦,不然的話彈繃子不死也要被咬成殘廢……嘿嘿。
2、 找你好一繃子了,怎么這么晚沒回來?
相關(guān)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dāng)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繃巴吊拷繃扒吊拷繃爬吊拷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村夫俗子倒繃孩兒典妻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