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翮
詞語 | 羽翮 |
---|---|
拼音 | yǔ h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二)、指翅膀。
(三)、泛指鳥類。
(四)、比喻輔翼或輔佐者。
(五)、比喻力量。
(六)、猶飛騰。
(七)、指翼星。
解釋:
(一)、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
《周禮·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鄭玄 注:“翮,羽本?!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澳虾t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
(二)、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遜 《仰贈從兄興寧寘南》詩:“相顧無羽翮,何由總奮飛。” 唐 杜甫 《獨坐》詩:“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李大釗 《平民政治與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萬丈飛翔上騰的羽翮,拘限于狹隘的唯知論者的公式的樊籠中,決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三)、泛指鳥類。
《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張守節 正義:“羽翮,鳥也。角觡,獸也。” 晉 左思 《魏都賦》:“羽翮頡頏,鱗介浮沉?!?/p>
(四)、比喻輔翼或輔佐者。
《后漢書·隗囂傳》:“今俊乂并會,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轉受經旨,以授於后,實圣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p>
(五)、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傳》:“ 孫公 之在東國,羽翮未具, 力山 獨先與游?!?/p>
(六)、猶飛騰。
宋 蘇泂 《雨中花·懷劉改之》詞:“十載尊前,放歌起舞,人間酒戶詩流。盡期君凌厲,羽翮高秋。”
(七)、指翼星。
《史記·天官書》:“翼為羽翮,主遠客?!?/p>
釋義:
羽翮,漢語詞匯。拼音:yǔ hé釋義:1.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 2.指翅膀。 3.泛指鳥類。 4.比喻輔翼或輔佐者。 5.比喻力量。 6.猶飛騰。 7.指翼星。
造句:
1、古塵浮瘞,人亡族滅,羽翮已就,重生有芒。
2、當年丹灶傳猶在,羽翮何由矗碧空。
相關詞語:
愛惜羽毛垂頭鎩羽德輶如羽斷羽絕鱗鉤金輿羽綸巾羽扇鴻衣羽裳換羽移宮積羽沉舟吉光片羽吉光鳳羽零光片羽毛羽零落毛羽未豐沒金鎩羽沒金飲羽沒石飲羽沒衛飲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