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卒
詞語 | 兀卒 |
---|---|
拼音 | wù zú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黨項 語音譯。西夏 國主的自稱。《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趙元昊 ﹞猶稱男 邦泥定國 兀卒上書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稱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號。議者以為改吾祖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許。”宋 范仲淹《答安撫王內(nèi)翰書》:“今貴稱兀卒,以避中朝,取 漢 唐 故事,如單于、可汗之類。”宋 蘇轍《龍川別志》卷下:“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無人之境。后數(shù)年,力盡求和,歲增賂遺,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問。”解釋:
(一)、黨項 語音譯。
西夏 國主的自稱。《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趙元昊 ﹞猶稱男 邦泥定國 兀卒上書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稱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號。議者以為改吾祖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許。” 宋 范仲淹 《答安撫王內(nèi)翰書》:“今貴稱兀卒,以避中朝,取 漢 唐 故事,如單于、可汗之類。”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無人之境。后數(shù)年,力盡求和,歲增賂遺,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問。”
釋義:
1.黨項語音譯。西夏國主的自稱。
相關(guān)詞語:
馬前卒不忍卒讀倉卒之際倉卒主人丟卒保車販夫走卒販夫騶卒過河卒子躬先士卒聊以卒歲馬前小卒輕卒銳兵身先士卒陶陶兀兀騰騰兀兀為德不卒無名小卒瓦合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