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鸞
詞語 | 鵠鸞 |
---|---|
拼音 | hú lu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鵠和鸞。皆體大性傲。《初學記》卷三十引 晉 傅玄 《鷹賦》:“擒狡免於平原,截鵠鸞於河渚。” 明 徐渭 《壽某刑部公七秩序》:“噫,此又非所云松茍不用,則臨溪拔壑,飽霆霰,棲鵠鸞,而旅禽小鳥之所不敢望者耶?”解釋:
(一)、鵠和鸞。皆體大性傲。
《初學記》卷三十引 晉 傅玄 《鷹賦》:“擒狡免於平原,截鵠鸞於河渚。” 明 徐渭 《壽某刑部公七秩序》:“噫,此又非所云松茍不用,則臨溪拔壑,飽霆霰,棲鵠鸞,而旅禽小鳥之所不敢望者耶?”
釋義:
1.鵠和鸞。皆體大性傲。
相關詞語:
別鶴孤鸞別鶴離鸞乘鸞跨鳳驂鸞馭鶴鶉衣鵠面單鵠寡鳧倒鳳顛鸞顛鸞倒鳳鳳靡鸞吪飛鸞翔鳳鳳舞鸞歌鳳簫鸞管鳳協鸞和鳳吟鸞吹鳳友鸞交鳳友鸞諧鳳只鸞孤鳳翥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