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豹
詞語 | 霧豹 |
---|---|
拼音 | wù bà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漢 劉向《列女傳·陶答子妻》載,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諫曰,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yuǎn)害。后因以“霧豹”指隱居伏處,退藏避害的人。唐 盧僎《奉和李令扈從溫泉宮賜游驪山韋侍郎別業(yè)》:“窺巖詳霧豹,過水略泉魚。”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何往而不自得哉。”宋 蘇軾《次韻王震》:“攜文過我 治平 間,霧豹當(dāng)時見一斑。”解釋:
(一)、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載,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諫曰,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yuǎn)害。后因以“霧豹”指隱居伏處,退藏避害的人。 唐 盧僎 《奉和李令扈從溫泉宮賜游驪山韋侍郎別業(yè)》:“窺巖詳霧豹,過水略泉魚。”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何往而不自得哉。” 宋 蘇軾 《次韻王震》:“攜文過我 治平 間,霧豹當(dāng)時見一斑。”
釋義:
霧豹,典故名,典出《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南山有一種黑色的豹,可以在連續(xù)七天的霧雨天氣里而不吃東西為了長出花紋,躲避天敵。后因以“霧豹”指隱居伏處﹐退藏避害的人。
相關(guān)詞語:
五里霧豹死留皮豹頭環(huán)眼冰消霧散冰銷霧散愁云慘霧豺狼虎豹沖云破霧墮云霧中毒瀧惡霧風(fēng)鬟霧鬢風(fēng)言霧語管中窺豹黃風(fēng)霧罩駕霧騰云九關(guān)虎豹九閽虎豹開霧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