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詈
詞語 | 罵詈 |
---|---|
拼音 | mà l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罵詈”。罵,斥罵。多用作書面語。解釋:
(一)、亦作“罵詈”。罵,斥罵。多用作書面語。
《史記·魏豹彭越列傳》:“今 漢王 慢而侮人,駡詈諸侯羣臣如駡奴耳。”《百喻經(jīng)·婦女欲更求子喻》:“時此婦女便隨彼語,欲殺其子。傍有智人,嗤笑罵詈。”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子疾漸劇……努目向人,勢甚洶涌,他人近前尚可,獨與父若宼仇,指名駡詈。”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也沒有特別的罵詈之辭,要專一傾注在素馨和香蕉上。”
釋義:
1.亦作"罵詈"。 2.罵,斥罵。多用作書面語。
造句:
1、 比丘熹斗諍,共相罵詈,彼此諍言,口如刀劍,互求長短,是為疾滅正法。
2、 除此外,本文還涉及了罵詈行為等方面的研究.
相關(guān)詞語:
打情罵俏打雞罵狗打街罵巷打情罵趣打人罵狗惡言詈辭灌夫罵座灌夫罵坐呵佛罵祖訶佛罵祖交詈聚唾冷嘲熱罵詈夷為跖鄰女詈人罵不絕口罵天扯地罵天咒地挨打受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