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蛆
詞語 | 浮蛆 |
---|---|
拼音 | fú q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浮在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狀物。解釋:
(一)、浮在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狀物。
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舊聞 李太白 好飲玉浮梁,不知其果何物。余得 吳 婢,使釀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梁耳。’試取一盞至,則浮蛆酒脂也。乃悟 太白 所飲蓋此耳。”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詩:“冰盤薦文鮪,玉斝傾浮蛆。” 宋 陸游 《鄰餉》詩:“炊玉 吳 粳美,浮蛆社酒釀。”參見“ 浮蟻 ”。
釋義:
1.浮在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狀物。
相關(guān)詞語:
沉浮俯仰沉李浮瓜粗心浮氣崇雅黜浮從俗浮沉斷梗浮萍泛萍浮梗浮白載筆浮瓜沉李浮光掠影浮花浪蕊浮家泛宅浮名薄利浮名虛譽(yù)浮皮潦草浮生若夢浮聲切響浮文巧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