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倪
詞語 | 介倪 |
---|---|
拼音 | jiè n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睥睨。側目而視。解釋:
(一)、猶睥睨。側目而視。
《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云:“介倪,猶睥睨也。” 陳壽昌 《南華真經正義》:“‘介’獨也。馬獨立而怒視也。”一說,介當為“兀”,“兀倪”即“阢隉”,不安貌。見 馬其昶 《莊子故》。或說介為“兀”之訛字,“兀”為“杌”省,“倪”借為“輗”,“杌輗”,謂折毀車輗。見 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引 馬敘倫 說。
釋義:
介倪,是漢語詞匯,解釋為側目而視。
相關詞語:
不可端倪不知端倪不足介意常鱗凡介端倪可察干端坤倪毫不介意何足介意狷介之士乾端坤倪煞有介事纖介之禍纖介之失一介不取一介書生隱介藏形一介不茍一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