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窮
詞語 | 送窮 |
---|---|
拼音 | sòng qi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舊時驅送窮鬼的一種習俗。其時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唐 韓愈《送窮文》李翹 注:“予嘗見《文宗備問》云:‘顓頊 高辛 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后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唐 姚合《晦日送窮》詩之一:“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2)以正月二十九日為送窮日。《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池陽 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3)以正月初六為送窮日。《歲時廣記·人日》引 宋 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4)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清 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遠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於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二)、指 宋 文天祥 被俘發送窮北事。語出 宋 文天祥《正氣歌》:“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窮北,指荒遠的北方。太平天囯 洪仁玕《自述》:“故 趙宋 文天祥,敗放 五坡嶺,為 張宏范 所擒,傳車送窮者,亦只知人臣之分當如此,非不知人力之難與天抗也。”
解釋:
(一)、舊時驅送窮鬼的一種習俗。其時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
唐 韓愈 《送窮文》 李翹 注:“予嘗見《文宗備問》云:‘ 顓頊 高辛 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后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 唐 姚合 《晦日送窮》詩之一:“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2)以正月二十九日為送窮日。《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 池陽 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3)以正月初六為送窮日。《歲時廣記·人日》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4)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 清 顧祿 《清嘉錄·小年朝》:“《遠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於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
(二)、指 宋 文天祥 被俘發送窮北事。語出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窮北,指荒遠的北方。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故 趙宋 文天祥 ,敗放 五坡嶺 ,為 張宏范 所擒,傳車送窮者,亦只知人臣之分當如此,非不知人力之難與天抗也。”
釋義:
1.舊時驅送窮鬼的一種習俗。其時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唐韓愈《送窮文》李翹注:"予嘗見《文宗備問》云:'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后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唐姚合《晦日送窮》詩之一:"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2)以正月二十九日為送窮日。《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3)以正月初六為送窮日。《歲時廣記·人日》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4)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遠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于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 2.指宋文天祥被俘發送窮北事。語出宋文天祥《正氣歌》:"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窮北,指荒遠的北方。
造句:
1、 年初五送窮日。人送富我送“窮”。愿你郁悶裝窮,煩惱叫苦;霉運山窮,貧弱水盡;挫折理屈,困難詞窮;失望才盡,失意詞窮。就是要你“窮”開心。
2、 正月初六,迎財送窮;垃圾清掃,霉運清除;室內打掃,迎財納福;焚香拜神,祈求大利;爆竹煙花,辟邪免災。祝你龍年吉祥如意,順順利利!
相關詞語:
暗送秋波奧妙無窮安富恤窮白首窮經百巧千窮變化無窮百巧成窮變化不窮變幻無窮變炫無窮層出不窮詞窮理極出奇不窮出奇無窮傳經送寶詞窮理盡詞窮理絕詞窮理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