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韓
詞語 | 識韓 |
---|---|
拼音 | shí h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識 荊。解釋:
(一)、猶識 荊 。
宋 洪適 《與交代沉正言啟》:“久馳慕 藺 之誠,尚阻識 韓 之愿。” 明 鹿善繼 《與紀萬石書》:“不肖即投林息影,未遂識 韓 ,而脈脈之思,久飛越盈盈之水矣。” 清 黃景仁 《贈白下周幔亭》詩:“識 韓 未遂失交臂,遇合豈有神物監?”參見“ 識荊 ”。
釋義:
識韓,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李白二·與韓荊州書〉。“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 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韓荊州 ,指 韓朝宗 ,當時為荊州長史。后因以“識荊”為初次識面的敬辭。亦稱“識韓”等。
相關詞語:
礙口識羞博識多通博聞強識不識不知不識大體不識高低不識時務不識抬舉不識泰山不識一丁不識之無博聞多識不學無識不識東家不識好歹不識局面不識馬肝不識起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