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芒
詞語 | 寒芒 |
---|---|
拼音 | hán má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使人感到清冷的光芒。常用以指星光月光等。 宋 蘇軾 《牛口見月》詩:“新月皎如晝,疏星弄寒芒。” 清 陳維崧 《賀新郎·丙辰中秋看月》詞:“金虎寒芒猶未散,耿耿 吳 宮劍氣,越顯得翠奩如水。”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四:“車行拂掠著萬條枝影前進(jìn),偶爾掠過林木的缺處,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撲入車窗。”(2).使人膽寒的刀光。 明 愈國賢 《寶刀歌》:“一條明水掌內(nèi)橫,寒芒似積 陰山 雪。”(3).喻指樹木的嫩芽。 宋 蘇軾 《王仲至侍郎見惠穉栝》詩:“誰知積雨后,寒芒曉森森。”解釋:
(一)、使人感到清冷的光芒。常用以指星光月光等。
宋 蘇軾 《牛口見月》詩:“新月皎如晝,疏星弄寒芒。” 清 陳維崧 《賀新郎·丙辰中秋看月》詞:“金虎寒芒猶未散,耿耿 吳 宮劍氣,越顯得翠奩如水。”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四:“車行拂掠著萬條枝影前進(jìn),偶爾掠過林木的缺處,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撲入車窗。”
(二)、使人膽寒的刀光。
明 愈國賢 《寶刀歌》:“一條明水掌內(nèi)橫,寒芒似積 陰山 雪。”
(三)、喻指樹木的嫩芽。
宋 蘇軾 《王仲至侍郎見惠穉栝》詩:“誰知積雨后,寒芒曉森森。”
釋義:
1.使人感到清冷的光芒。常用以指星光月光等。 2.使人膽寒的刀光。 3.喻指樹木的嫩芽。
造句:
1、輦頂上的描金祥龍,寒芒凜冽,仿若俯視世塵的神。殿前歡
2、這個(gè)時(shí)候,阿毛方才看清楚那寒芒竟然是一把短小精悍的飛刀!飛刀锃亮,刀鋒銳利,上面散發(fā)著令人不寒而栗的殺氣,那是比子彈都要可怕的東西。
相關(guān)詞語:
八百孤寒白屋寒門冰寒于水薄寒中人不寒而栗不露鋒芒背若芒刺背生芒刺冰雪嚴(yán)寒不饑不寒初露鋒芒春寒料峭唇亡齒寒初試鋒芒唇揭齒寒唇竭齒寒大寒索裘膽破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