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見
詞語 | 廟見 |
---|---|
拼音 | miào ji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嗣君即位或封建諸王必拜謁祖廟,謂之“廟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立 二世 之兄子 公子?jì)?為 秦王 ……令 子?jì)?齋,當(dāng)廟見,受玉璽。”《史記·趙世家》:“大朝於東宮,傳國,立 王子何 以為王。王廟見禮畢,出臨朝。”《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元年》:“帝遂以 元侃 為 開封 尹,改封 壽王,至是立為太子。廟見還,京師 之人擁道喜躍曰:‘少年天子也。’”(二)、古婚禮,婦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則於三月后至家廟參拜公婆神位,稱為“廟見”。《禮記·曾子問》:“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孔穎達(dá) 疏:“此謂舅姑亡者,婦入三月之后而於廟中以禮見於舅姑。”漢 劉向《列女傳·齊孝孟姬》:“三月廟見,而后行夫婦之道。”
(三)、稱新婦首次拜謁祖廟為廟見。宋 梅堯臣《閏正月二日夜張氏納婦》詩:“環(huán)珮遙聞出,當(dāng)脩廟見儀。”明 顧起元《客座贅語·禮制》:“按:家禮,於第三日廟見,見舅姑第四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三回:“因?yàn)檗k事匆促,一切禮節(jié)都從簡略,所有拜天地、拜花燭、廟見、交拜都并在一時(shí)做了。”
解釋:
(一)、古代嗣君即位或封建諸王必拜謁祖廟,謂之“廟見”。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立 二世 之兄子 公子?jì)?為 秦王 ……令 子?jì)?齋,當(dāng)廟見,受玉璽。”《史記·趙世家》:“大朝於東宮,傳國,立 王子何 以為王。王廟見禮畢,出臨朝。”《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元年》:“帝遂以 元侃 為 開封 尹,改封 壽王 ,至是立為太子。廟見還, 京師 之人擁道喜躍曰:‘少年天子也。’”
(二)、古婚禮,婦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則於三月后至家廟參拜公婆神位,稱為“廟見”。
《禮記·曾子問》:“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 孔穎達(dá) 疏:“此謂舅姑亡者,婦入三月之后而於廟中以禮見於舅姑。”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孝孟姬》:“三月廟見,而后行夫婦之道。”
(三)、稱新婦首次拜謁祖廟為廟見。
宋 梅堯臣 《閏正月二日夜張氏納婦》詩:“環(huán)珮遙聞出,當(dāng)脩廟見儀。”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禮制》:“按:家禮,於第三日廟見,見舅姑第四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三回:“因?yàn)檗k事匆促,一切禮節(jié)都從簡略,所有拜天地、拜花燭、廟見、交拜都并在一時(shí)做了。”
釋義:
1.古代嗣君即位或封建諸王必拜謁祖廟,謂之"廟見"。 2.古婚禮,婦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則于三月后至家廟參拜公婆神位,稱為"廟見"。 3.稱新婦首次拜謁祖廟為廟見。
相關(guān)詞語:
八面見光白日見鬼兵戎相見撥云見日不見經(jīng)傳不見天日白天見鬼不遷之廟蒼蠅見血層見疊出察見淵魚重見天日芻蕘之見吹糠見米層出迭見層出疊見層見錯出層見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