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茅
詞語 | 苞茅 |
---|---|
拼音 | bāo m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束成捆的菁茅。苞,通“ 包 ”。古代祭祀時,以裹束著的菁茅置于柙中,用來濾去酒中渣滓。《左傳·僖公四年》:“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下》:“僕經事兩朝,受恩三代,位叨將相,籍係宗枝,賜鈇鉞以專征,徵苞茅而問罪。” 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感懷詩》:“但占風雨都來享,偶斷苞茅便問諸。”解釋:
(一)、束成捆的菁茅。苞,通“ 包 ”。古代祭祀時,以裹束著的菁茅置于柙中,用來濾去酒中渣滓。
《左傳·僖公四年》:“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下》:“僕經事兩朝,受恩三代,位叨將相,籍係宗枝,賜鈇鉞以專征,徵苞茅而問罪。” 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感懷詩》:“但占風雨都來享,偶斷苞茅便問諸。”
釋義:
1.束成捆的菁茅。苞,通"包"。古代祭祀時,以裹束著的菁茅置于柙中,用來濾去酒中渣滓。
相關詞語:
拔茅連茹苞苴竿牘波流茅靡初出茅廬賜茅授土頓開茅塞分茅裂土分茅賜土分茅列土分茅錫土分茅胙土含苞待放含苞欲放黃茅白葦裂土分茅列土分茅茅茨土階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