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幡
詞語 | 春幡 |
---|---|
拼音 | chūn f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春旗。舊俗于立春日或掛春幡于樹梢,或剪繒絹成小幡,連綴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解釋:
(一)、春旗。舊俗于立春日或掛春幡于樹梢,或剪繒絹成小幡,連綴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南朝 陳 徐陵 《雜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之三:“玉釵風動春幡急,交枝紅杏籠煙泣。” 宋 辛棄疾 《漢宮春·立春日》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釋義:
春幡,漢族歲時風俗。于立春日或掛春幡于樹梢,或剪繒絹成小幡,連綴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相關詞語:
白雪陽春筆底春風齒牙春色春冰虎尾春風得意春風風人春風和氣春風化雨春風滿面春風夏雨春風一度春風沂水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華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