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籜
詞語 | 枯籜 |
---|---|
拼音 | kū t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干筍殼;竹皮。《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故力征以勤世,援華英而不遑,豈暇脩枯籜於榛穢哉!”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2).謂枯竹。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四八:“枯籜響悲音,羈蟲振餘聲。”解釋:
(一)、干筍殼;竹皮。
《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故力征以勤世,援華英而不遑,豈暇脩枯籜於榛穢哉!”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
(二)、謂枯竹。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四八:“枯籜響悲音,羈蟲振餘聲。”
釋義:
枯籜是漢語詞匯,拼音kū tuò ,出自《三國志·蜀志·郤正傳》。
相關詞語:
熬枯受淡摧枯拉朽摧枯折腐摧枯拉腐摧枯振朽摧朽拉枯得失榮枯焚枯食淡功成骨枯海枯見底海枯石爛涸轍枯魚集苑集枯菊老荷枯枯苗望雨枯木逢春枯木死灰枯木朽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