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賂
詞語 | 行賂 |
---|---|
拼音 | xíng l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行賄。解釋:
(一)、猶行賄。
《國語·魯語上》:“愿以子之辭,行賂焉,其可賂乎?” 漢 徐干 《中論·譴交》:“至乎懷丈夫之容而襲婢妾之態,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求志屬託,規圖仕進,然擲目指掌,高談大語,若此之類,言之猶可羞,而行之者不知恥。” 晉 袁宏 《后漢紀·獻帝紀三》:“明府為州所枉,不思奮命,而欲行賂,以穢清政,是有君無臣也。”參見“ 行賄 ”。
釋義:
【詞目】行賂【示例】《東周列國志》第八回:“華督遂遣使往鄭報喪,且迎公子馮。一面將宋國寶庫中重器行賂各國,告明立馮之故。”猶行賄。《國語·魯語上》:“愿以子之辭,行賂焉,其可賂乎?” 漢 徐干 《中論·譴交》:“至乎懷丈夫之容而襲婢妾之態,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求志屬托,規圖仕進,然擲目指掌,高談大語,若此之類,言之猶可羞,而行之者不知恥。” 晉 袁宏 《后漢紀·獻帝紀三》:“明府為州所枉,不思奮命,而欲行賂,以穢清政,是有君無臣也。”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臣請以紀侯之甗及玉磬行賂于晉,而請與晉平;魯、衛二國,則以侵地還之。”參見“行賄”。
相關詞語:
按轡徐行按行自抑敗德辱行倍日并行便宜行事兵行詭道并行不悖步線行針霸道橫行班功行賞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護細行不拘細行跛行千里不矜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