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眉
詞語 | 揚眉 |
---|---|
拼音 | yáng mé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舉目。《列子·湯問》:“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宋 蘇軾《戲子由并次慎老韻》之二:“何必揚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明 郎瑛《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二)、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南朝 梁 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唐 杜甫《晚晴》詩:“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義 黃金臺。”《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發跡司判官忽揚眉盱目,咄嗟長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
(三)、謂攝提星星光閃爍。《漢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眉,揚其芒角也。”王先謙 補注引 沉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
解釋:
(一)、舉目。
《列子·湯問》:“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 宋 蘇軾 《戲子由并次慎老韻》之二:“何必揚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 ;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
(二)、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唐 杜甫 《晚晴》詩:“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義 黃金臺 。”《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發跡司判官忽揚眉盱目,咄嗟長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
(三)、謂攝提星星光閃爍。
《漢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眉,揚其芒角也。” 王先謙 補注引 沉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
釋義:
揚眉,漢語詞匯。拼音:yáng méi 釋義:1、.舉目。2、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3、謂攝提星星光閃爍。
造句:
1、 員怨源怨年新中國誕生,飽受壓迫的中國人民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
2、 全體足球隊員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
相關詞語:
安眉帶眼昂首伸眉白眉赤眼百齡眉壽白齒青眉白首齊眉跋扈飛揚簸土揚沙愁眉不展愁眉苦臉愁眉淚眼愁眉鎖眼愁眉啼妝臭名遠揚慈眉善目攢眉蹙額摧眉折腰闡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