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閫
詞語 | 分閫 |
---|---|
拼音 | fēn kǔ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解釋:
(一)、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故分閫推轂,奉辭伐罪,非唯致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 唐 元稹 《李愬妻韋氏封魏國夫人制》:“ 愬 當分閫之際終無內顧之憂者,由此婦也。” 宋 張先 《喜朝天·清暑堂贈蔡君謨》詞:“佳景在,吳儂還望,分閫重來。” 明 屠隆 《綵毫記·預識汾陽》:“書生愧請纓,大將膺分閫。”《明史·劉寧傳》:“吾佩印分閫,分已足,獨未嘗大破敵,抱恨入地矣。”
釋義:
分閫,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一百二〈張釋之馮唐列傳·馮唐〉。“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后遂以“分閫”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安常守分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分守已白黑分明備多力分擘肌分理不分彼此不分軒輊不分皂白不分畛域不由分說白黑不分百口難分冰解壤分別類分門擘兩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