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
詞語 | 一星 |
---|---|
拼音 | yī xī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一顆星。(二)、一點兒。
(三)、衡器上作標記的一個小點。
(四)、舊時用銀為貨幣時,常稱-錢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標記而來。
解釋:
(一)、一顆星。
《晉書·天文志上》:“極東一星曰柱下史。”《宋書·符瑞志上》:“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參見“ 一星終 ”。
(二)、一點兒。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號》詩:“半浦夜歌聞盪槳,一星幽火照叉魚。”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二折:“這頭巾在菜園里埋伏許多時,可怎生無半點兒塵絲,一星兒土漬?”《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你使我八兩銀子,空吃我這許多時草豆,一星活兒不肯替做,我該白養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讀者》九:“父親記否我少時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臺上去找父親。一星燈火里,我們在山上下彼此喚著。”
(三)、衡器上作標記的一個小點。
《宋史·律歷志一》:“其衡合樂分冊一尺四寸,重一錢半,錘重六錢,盤重四錢,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別出一星,等五絫。”
(四)、舊時用銀為貨幣時,常稱-錢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標記而來。
釋義:
1.一顆星。 2.一點兒。 3.衡器上作標記的一個小點。 4.舊時用銀為貨幣時,常稱-錢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標記而來。
造句:
1、初冬里,山野的綠色也尚末褪盡,還有一星半點的草梢還沒被染黃。
2、我們造出“兩彈一星”,老一代科學家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相關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