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散
詞語 | 畔散 |
---|---|
拼音 | pàn s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畔,通“叛”。背叛離散。(二)、違離;散亂。畔,通“叛”。
解釋:
(一)、畔,通“ 叛 ”。背叛離散。
《史記·吳王濞列傳》:“ 吳 大敗,士卒多饑死,乃畔散。” 清 姚鼐 《贈孔撝約假歸序》:“士大夫過 曲阜 孔氏 ,無論新故,必加敬愛……吾因是知古封建世及之法,當乎人心。由之足以維繫后世畔散乖異之羣,而使之不忍去,其道亦猶是也。”
(二)、違離;散亂。畔,通“ 叛 ”。
漢 仲長統 《述志》詩之二:“畔散五經,滅棄《風》《雅》。”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漢文類>序》:“文之近古而尤壯麗,莫若 漢 之《西京》。 班固 書傳之,吾嘗病其畔散不屬,無以考其變。”
釋義:
1.畔,通"叛"。背叛離散。 2.違離;散亂。畔,通"叛"。
相關詞語:
鳥獸散不歡而散冰解云散冰散瓦解冰消霧散冰消云散冰銷霧散冰銷葉散彩云易散電流星散東零西散風流云散風吹云散風行雨散骨肉離散廣陵散絕魂飛魄散壞植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