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體
詞語 | 選體 |
---|---|
拼音 | xuǎn t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舊稱南朝梁蕭統《文選》所選詩歌的風格體制。(二)、仿《文選》風格體制所寫的作品。
(三)、舊指銓選官員的規例。
解釋:
(一)、舊稱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所選詩歌的風格體制。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選詩時代不同,體製隨異,今人例謂五言古詩為選體,非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一》:“又如《文選》諸詩,乃 昭明太子 一時偶取入集,初非立體,而后世作詩者,乃創立一名,曰:‘此為選體。’尤非確論。”
(二)、仿《文選》風格體制所寫的作品。
清 侯方域 《與任王谷論文書》:“ 六朝 選體之文,最不可恃。” 魯迅 《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他因為要問木匠討一點油灰,寫好了一張語錄體的字條,但怕別人說他‘反對白話’,便改寫了白話的、選體的、桐城派的三種。”
(三)、舊指銓選官員的規例。
《宋書·蔡興宗傳》:“謹依選體,非私 安都 ( 薛安都 )。”
釋義:
魯迅 《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他因為要問木匠討一點油灰,寫好了一張語錄體的字條,但怕別人說他‘反對白話’,便改寫了白話的、選體的、桐城派的三種。”
相關詞語:
遍體鱗傷不成體統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赤身裸體此事體大椎膚剝體東床之選芳蘭竟體凡胎濁體放心解體躬體力行公忠體國虎體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