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存
詞語 | 自存 |
---|---|
拼音 | zì cú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自謀生計。《漢書·成帝紀》:“遣光祿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舉瀕 河 之郡,水所毀傷,困乏不能自存者,財振貸。”南朝 梁 沉約《改天監元年赦詔》:“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唐 韓愈《馬君墓志》:“始余初冠,應進士貢,在京師,窮不自存。”(二)、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宋 蘇轍《閉門》詩:“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
(三)、保全自己。《商君書·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萬乘能以戰者,自完也。”宋 楊萬里《國勢》卷中:“奄是數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敵人之制其命,是挾千金而憂貧,有 孟賁 之力而憂弱者也。”明 周履靖《詠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解釋:
(一)、自謀生計。
《漢書·成帝紀》:“遣光祿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舉瀕 河 之郡,水所毀傷,困乏不能自存者,財振貸。” 南朝 梁 沉約 《改天監元年赦詔》:“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 唐 韓愈 《馬君墓志》:“始余初冠,應進士貢,在京師,窮不自存。”
(二)、自察;自思。
《荀子·修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宋 蘇轍 《閉門》詩:“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
(三)、保全自己。
《商君書·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萬乘能以戰者,自完也。” 宋 楊萬里 《國勢》卷中:“奄是數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敵人之制其命,是挾千金而憂貧,有 孟賁 之力而憂弱者也。” 明 周履靖 《詠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釋義:
1.自謀生計。 2.自察;自思。 3.保全自己。
相關詞語:
愛禮存羊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百不一存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存芥蒂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