媕娿
詞語 | 媕娿 |
---|---|
拼音 | ān ē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無主見,猶豫不決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娿。——韓愈《石鼓歌》解釋:
(一)、亦作“ 媕阿 ”。亦作“ 媕妸 ”。亦作“ 媕婀 ”。依違阿曲,無主見。
唐 韓愈 《石鼓歌》:“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祝充 曰:“媕娿,《廣韻》:‘不決也。’” 宋 梅堯臣 《雷逸老遺石鼓文》詩:“欲以氈衣歸上庠,天官媕阿馳肯將。” 明 歸有光 《王府君墓志銘》:“平生不媕阿隨人是非。” 清 魏源 《籌海篇》四:“媕妸調(diào)停者曰:‘姑聽其仍開博場,一日賭博,一日無事,百年賭博,百年無事。’” 白采 《被擯棄者》:“盡變成了一個媕婀之徒,正如俗話說的:‘便死在水里,也不生泡沫。’”
(二)、指依違阿曲,無主見的人。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會合聯(lián)句》:“媕娿當(dāng)位,左掣右壅。” 清 高其倬 《薊州新城》詩:“剛鯁靡孑遺,媕婀忌忠誠。”
釋義:
1.亦作"媕阿"。亦作"媕妸"。亦作"媕婀"。 2.依違阿曲,無主見。 3.指依違阿曲,無主見的人。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