劖刻
詞語 | 劖刻 |
---|---|
拼音 | chán k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刻鑿。(二)、峭拔。
解釋:
(一)、刻鑿。
清 黃宗羲 《國盧游錄題辭》:“海內寧有兩地,乃粗人之游記,妄子之改額,要人之劖刻,皆足以消沉名跡,而流俗之文不與焉?!?/p>
(二)、峭拔。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韋君繡詩序》:“一咋小住 默卿 官廨,又識 蔣 君 澹懷 ,讀其詩劖刻而不露,舉體渾脫,典籍奔走受驅使,以視 君繡 清迴相軋,而精能過之?!?清 紀昀 《<陳后山詩鈔>序》:“五古劖刻堅苦,出入 郊 島 之間,意謂孤諧,殆不可攀。其生硬杈枒,則不免 江西 惡習?!?/p>
相關詞語:
春宵一刻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鉆刻薄雕蟲篆刻雕文刻鏤雕蟲刻篆雕心刻腎豐取刻與鬼刻神劖畫地刻木畫虎刻鵠畫龍刻鵠尖酸刻薄精雕細刻刻不容緩刻骨仇恨刻骨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