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陴
詞語 | 守陴 |
---|---|
拼音 | shǒu p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守城;守衛。《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 圍 鄭,旬有七日。鄭 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宮,且巷出車,吉。國人不臨,守陴者皆哭。”《新五代史·雜傳·王珂》:“珂 夜登城諭守陴者,守陴者皆不應。”元 耶律楚材《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天子潛巡狩,宗臣嚴守陴。”《清史稿·禮志六》:“凡祠祭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義,或積勞沒身。”解釋:
(一)、守城;守衛。
《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子 圍 鄭 ,旬有七日。 鄭 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宮,且巷出車,吉。國人不臨,守陴者皆哭。”《新五代史·雜傳·王珂》:“ 珂 夜登城諭守陴者,守陴者皆不應。” 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天子潛巡狩,宗臣嚴守陴。”《清史稿·禮志六》:“凡祠祭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義,或積勞沒身。”
釋義:
?shǒu pí ㄕㄡˇ ㄆㄧˊ守陴守城;守衛。《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子 圍 鄭 ,旬有七日。 鄭 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宮,且巷出車,吉。國人不臨,守陴者皆哭。”《新五代史·雜傳·王珂》:“ 珂 夜登城諭守陴者,守陴者皆不應。” 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天子潛巡狩,宗臣嚴守陴。”《清史稿·禮志六》:“凡祠祭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義,或積勞沒身。”
相關詞語:
守財奴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分守己熬更守夜熬清守淡安分守已安份守己安貧守道熬清守談白頭相守抱殘守缺抱誠守真抱令守律閉關自守保殘守缺抱殘守闕閉門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