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
詞語 | 本土 |
---|---|
拼音 | běn t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鄉土;原來的生長地:本鄉本土。(二)、指殖民國家本國的領土(對所掠奪的殖民地而言)。也指一個國家固有的領土。
解釋:
(一)、故土,原來的生長地。
《后漢書·光武帝紀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於是 云中 、 五原 、 朔方 、 北地 、 定襄 、 鴈門 、 上谷 、 代 八郡民歸于本土。”《晉書·穆帝紀》:“ 扶南 笠旃檀 獻馴象,詔曰:‘昔先帝以殊方異獸或為人患,禁之。今及其未至,可令還本土。’”《舊五代史·漢書·杜重威傳》:“及 重威 請命, 璉 等邀朝廷信誓,詔許 璉 等卻歸本土。”《明史·佞幸傳·繼曉》:“詔法王、佛子遞降國師、禪師、都綱,餘悉落職為僧,遣還本土。”
(二)、當地,本地。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 淮南 篙工,不能入 黃河 。 蜀 之 三峽 , 陜 之 三門 , 閩越 之 惡溪 , 南康 贛石 ,皆絶險之處,自有本土人為工。” 宋 蘇軾 《乞禁商旅過外國狀》引《熙寧編敕》:“諸客旅於海道商販,於起發州投狀,開坐所載行貨名件,往某處出賣。召本土有物力戶三人結罪出,保明委不夾帶禁物,亦不過越所禁地分。官司即為給公憑。”
(三)、指殖民國家本國領土。與所控制的殖民地相對而言。
(四)、指國產鴉片煙土。
《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所謂戒煙者,原戒的是洋藥,本不是戒的本土。”
釋義:
①鄉土;原來的生長地:本鄉~。②指殖民國家本國的領土(對所掠奪的殖民地而言)。也指一個國家固有的領土。③指本地的土壤:由于田里土層太薄,只有借客土加厚~,才能深耕。現在更多所講的是本土文化 - 本土文化也可說是鄉土文化,
相關詞語:
一掊土安土重遷安土樂業安土重舊安土重居拔本塞源半截入土報本反始背本趨末本來面目本末倒置本同末異本相畢露本小利微本性難移變本加厲秉要執本不服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