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
詞語 | 清朗 |
---|---|
拼音 | qīng lǎ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涼爽晴朗:清朗的月夜。天氣清朗。(二)、清凈明亮:眉目清朗。一雙大眼清朗有神。
(三)、清楚響亮:清朗的聲音。
(四)、清新明快:筆調清朗。
解釋:
(一)、清晰響亮。
《藝文類聚》卷四四引 晉 孫該 《琵琶賦》:“清朗緊勁,絶而不茹。”《隋書·儒林傳·元善》:“ 善 之通博,在 何妥 之下,然以風流醖藉,俯仰可觀,音韻清朗,聽者忘倦。”《西游記》第六八回:“師徒們在那大街市上行時,但見人物軒昂,衣冠齊整,言語清朗,真不亞大 唐 世界。” 茅盾 《子夜》十八:“在清朗的笑音中,槳聲又響,船攏到岸邊來了。”
(二)、清凈明亮。
晉 潘岳 《閑居賦》:“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呂祖謙 《臥游錄》:“非唯使人清開滌,亦覺日月清朗。” 沙汀 《堰溝邊》:“特別是他那一雙圓圓的、清朗沉靜的眼睛,卻使人感到他并不年輕。”
(三)、清楚;不模糊。
《藝文類聚》卷五十引 晉 潘岳 《荊州刺史東武戴侯揚使君碑》:“君誕保靈和,繼期載德,宣哲清朗,直道高尚。”《明史·李時勉傳》:“ 時勉 進講《尚書》,辭旨清朗。”
(四)、清爽開朗。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俄而 文皇 到來,精采驚人,長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煒如也。” 柔石 《二月》二三:“我一點也不做事,又吃得好,又得你們陪伴我。所以我此刻精神底清朗是從來沒有過的。”
釋義:
清朗,漢語詞匯。拼音:qīng lǎng指清楚響亮;清爽開朗。語出《藝文類聚》卷四四引 晉孫該《琵琶賦》:“清朗緊勁,絕而不茹。”
造句:
1、春是什么春是那明月清風,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靜寂林間,清冽纏綿的旋律翩然飄臨,希望伴著歌聲在陽光中冉冉升起。春是那淡雨疏風,薄霧濃云,籠住水邊清香的蔭影,生命在這朦朧凄迷的氛圍中孕育而生。
2、雨后的天空清朗明澈,一塵不染。
相關詞語:
清君側清一色熬清守淡熬清守談熬清受淡弊絕風清冰清玉潔冰清玉潤傍觀者清閉壁清野冰潔玉清冰潔淵清冰清水冷冰清玉粹摧陷廓清才高氣清纏夾不清澈底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