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詞語 | 壁虎 |
---|---|
拼音 | bì h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爬行動物,身體扁平,四肢短,趾端擴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蠅、蛾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也叫蝎虎。舊稱守宮。解釋:
(一)、爬行動物。舊稱守宮。也叫蝎虎。身體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盤,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蠅、蛾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守宮》:“壁宮,壁虎,蝎虎,蝘蜓。守宮善捕蝎蠅,故得虎名。” 清 袁枚 《新齊諧·鐵甲壁虎》:“農民不知何物,椎碎其匣,中有壁虎寸許,蠕蠕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住了兩天, 星甫 偶然在院子里一棵向日葵的葉子上看見一個壁虎(即守宮,北方人呼為壁虎, 粵 中謂之鹽蛇),生得通身碧緑。” 郭小川 《一個和八個·生與死》詩:“那用細土刷過的平滑的墻上,伏著一只躍躍欲動的壁虎。”
釋義:
爬行動物,身體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盤,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蠅、蛾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也叫蝎虎,舊稱守宮。
造句:
1、 壁虎那表面粗糙的手掌可以幫助它牢牢地貼住墻壁。
2、 為了躲避天敵的追擊,壁虎會自己斷掉尾巴。
相關詞語:
打死虎虎而冠捋虎須笑面虎半壁江山幫虎吃食傍人籬壁暴虎馮河壁壘森嚴壁立千仞半壁河山半壁山河杯弓市虎壁間蛇影閉壁清野藏龍臥虎鴟目虎吻赤壁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