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詞語 | 地球 |
---|---|
拼音 | dì qi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人類居住的星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以距離太陽由近及遠(yuǎn)的次序計(jì)是第三顆。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 960萬千米;赤 道半徑6 378千米,極半徑6 357千米。平均密度是水的(五)、5倍。公轉(zhuǎn)周期約36(五)、25日,自轉(zhuǎn)周期約23時(shí)56 分。地球有一顆衛(wèi)星,即月球。解釋:
(一)、亦作“ 地毬 ”。太陽系中接近太陽的第三顆行星,形狀象球而略扁,周圍有大氣層包圍著,表面是陸地和海洋,有人類和動(dòng)植物生存。
清 王韜 《答強(qiáng)弱論》:“今而知地毬之永,大抵不過一萬二千年而已……顧虛空界中非止一地毬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談地球各國之幅員者,向以 俄國 第一, 英國 第二, 中國 第三, 美國 第四, 巴西 第五。” 馮雪峰 《寓言·鳥和山林的大火》:“地面也畢畢卜卜地響著,好象地球也在破裂。”
釋義:
人類所居住的這個(g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里,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相關(guān)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fù)u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bǔ)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不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