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詞語 | 檀香 |
---|---|
拼音 | tán xiā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花初為黃色,后變紅色。木質(zhì)堅硬,有香氣,可制器具,也可提取藥物或香料。原產(chǎn)印度等地。解釋:
(一)、香木名。木材極香,可制器物,亦可入藥。寺廟中用以燃燒祀佛。
南朝 梁 沉約 《瑞石像銘》:“莫若圖玅像於檀香,寫遺影於祗樹。”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檀香》﹝集解﹞引 宋 葉廷珪 《香譜》:“皮實而色黃者為黃檀,皮潔而色白者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為紫檀。其木并堅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紙封收,則不洩氣。” 清 趙翼 《西湖寓樓即事》詩:“桕燭檀香 三竺 路,一觀音養(yǎng)百千僧。” 田漢 《關漢卿》第十一場:“以后每天多劈點檀香,備些酒果,供供神道。”
釋義:
又稱“白檀”。檀香科植物。常綠小喬木,樹皮褐色。葉對生,長卵形。花鐘形,初開時淡黃色,后變血紅色。原產(chǎn)印度、澳大利亞、非洲等地,中國南方各地都已引種栽培。木材極香,可制細木工和雕刻工藝品,如檀香扇。莖和根可入藥,是芳香、健胃劑。
造句:
1、一個船長想在這個其實已經(jīng)日薄西山的檀香木買賣上試試運氣。
2、讓我們點上一支檀香,平息我們那顆因生活而疲憊的心吧!找一處蔭翳,用心去慢慢品味這變幻、美妙而又艱難的人生,人生之美將在你瞬息的感悟中成為永恒的美!
相關詞語:
暗香疏影寶馬香車班香宋艷撮土焚香齒頰生香春暖花香斷香零玉分香賣履焚香禮拜焚香頂禮焚香膜拜焚香掃地古色古香桂馥蘭香桂子飄香國色天香膏澤脂香花香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