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録
詞語 | 齒録 |
---|---|
拼音 | chǐ l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收錄;錄用。《魏書·盧水胡沮渠蒙遜傳》:“前后奉表,貢使相望……未審津涂寇險(xiǎn),竟不仰達(dá),為天朝高遠(yuǎn),未蒙齒録?”宋 王安石《辭赴闕狀》:“辠逆餘生,尚蒙齒録,非臣隕首所能報(bào)稱。”康有為《贈(zèng)陳鎮(zhèn)南編修兄》詩:“落魄行路隅,誰肯加齒録?”(二)、科舉時(shí)代,匯刻同榜者姓名、年齡、籍貫、三代等的冊籍。也稱同年錄。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故一·試錄齒錄》:“科場試録齒録,其來已久。”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月餘,孝廉偕一同榜歸,云是 永平 張 姓,十八九少年也。張 以鄉(xiāng)、譜俱同,暗中疑是其子;然邑中此姓良多,姑默之。至晚解裝,出齒録,急借披讀,真子也。”
解釋:
(一)、收錄;錄用。
《魏書·盧水胡沮渠蒙遜傳》:“前后奉表,貢使相望……未審津涂寇險(xiǎn),竟不仰達(dá),為天朝高遠(yuǎn),未蒙齒録?” 宋 王安石 《辭赴闕狀》:“辠逆餘生,尚蒙齒録,非臣隕首所能報(bào)稱。” 康有為 《贈(zèng)陳鎮(zhèn)南編修兄》詩:“落魄行路隅,誰肯加齒録?”
(二)、科舉時(shí)代,匯刻同榜者姓名、年齡、籍貫、三代等的冊籍。也稱同年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試錄齒錄》:“科場試録齒録,其來已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月餘,孝廉偕一同榜歸,云是 永平 張 姓,十八九少年也。 張 以鄉(xiāng)、譜俱同,暗中疑是其子;然邑中此姓良多,姑默之。至晚解裝,出齒録,急借披讀,真子也。”
釋義:
1.收錄;錄用。 2.科舉時(shí)代,匯刻同榜者姓名﹑年齡﹑籍貫﹑三代等的冊籍。也稱同年錄。
相關(guān)詞語:
不齒于人不足齒數(shù)不足掛齒白齒青眉瞋目切齒齒白唇紅齒若編貝齒亡舌存齒牙春色齒牙余論唇齒相依唇齒之邦唇紅齒白唇亡齒寒嗔目切齒齒甘乘肥齒過肩隨齒豁頭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