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
詞語 | 云梯 |
---|---|
拼音 | yún t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攻城用的梯子。(二)、救火登高時用的長梯。
解釋:
(一)、古代攻城時攀登城墻的長梯。
《墨子·公輸》:“ 公輸盤 為 楚 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 宋 。”《宋史·輔超傳》:“ 超 率驍勇十七人升云梯,斫北門樓。”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云梯》:“ 文皇帝 時,攻取 明 人城堡,多以云梯制勝。” 柳青 《銅墻鐵壁》第六章:“圍上 榆林 就兩天了,正準備攻城。我們往下走的時光,沿路不是往上運糧的,就是搬云梯的。”
(二)、傳說中仙人登天之路。
《文選·郭璞<游仙詩>之一》:“ 靈谿 可潛盤,安事登云梯。” 李善 注:“云梯,言仙人昇天,因云而上,故曰云梯。” 唐 王勃 《觀內懷仙》詩:“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宋 楊澤民 《浣溪沙·木樨》詞:“金粟蒙茸翠葉垂,月宮仙種下天涯。兒曹攀折有云梯。”
(三)、指高山上的石級或棧道。
唐 高適 《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蘿徑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清 魏源 《棧道雜詩》之三:“身已陟云梯,前山猶萬仞。” 葉圣陶 《黃山三天》:“出了洞還得爬上百步云梯,又是很陡很險的石級,這才達到 文殊院 。”
(四)、喻仕進之路。
唐 竇鞏 《送劉禹錫》詩:“十年憔悴 武陵溪 ,鶴病深林玉在泥。今日 太行 平似砥,九霄初倚入云梯。” 宋 蘇軾 《清遠舟中寄耘老》詩:“ 海陵居士 無云梯,歲晚結廬 潁水 湄。”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改官詩》:“百丈云梯未可階,寒氊仍問舊生涯。”
釋義:
云梯在古代屬于戰爭器械,用于攀越城墻攻城的用具。古代的云梯,有的種類其下帶有輪子,可以推動行駛,故也被稱為“云梯車”,配備有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有的帶有用滑輪升降設備。 云梯的發明者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魯國能工巧匠公輸盤(魯班),其時楚惠王為了達到稱雄目的,命令公輸盤制造了歷史上的第一架云梯。現代指攀援登高工具的一種,主要做消防和搶險等用途。云梯在園林建筑中屬于山石布置的一種。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樓梯。
造句:
1、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云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2、沒有上天的云梯也就算了吧,但不能沒有擁抱月亮的手臂。
相關詞語:
白云蒼狗白云孤飛白云親舍蔽日干云賓客如云撥云撩雨撥云見日波譎云詭不知所云白草黃云冰解云散撥雨撩云撥云睹日波駭云屬冰消云散波屬云委步月登云彩云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