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荄
詞語 | 根荄 |
---|---|
拼音 | gēn gā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根垓”、“根核”。植物的根。(二)、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
(三)、植根。
解釋:
(一)、亦作“ 根垓 ”、“ 根核 ”。植物的根。
《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傷其骸骨;枝葉茂者,害其根荄;能兩美者,天下無之。” 漢 劉向 《說苑·建本》:“樹本淺,根垓不深。”《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則孕毓根核。” 唐 白居易 《問友》詩:“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宋 司馬光 《為始平公祭晉祠文》:“然原陸久燥,根荒未浹,畎畝喁喁,猶有待望。”
(二)、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
《舊唐書·元稹白居易傳論》:“臣觀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議,極文章之壼奧,盡治亂之根荄。” 清 龔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
(三)、植根。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今試言之,夫禮樂者,橐籥于元氣,根荄于人情。”
釋義:
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舊唐書·元稹白居易傳論》:“臣觀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議,極文章之壼奧,盡治亂之根荄。” 清 龔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
相關詞語:
拔樹尋根不根之論拔樹搜根不根之談錯節盤根刬草除根剗草除根斷根絕種達地知根耳根清凈根深柢固根深蒂固根深葉茂根生土長歸根到底歸根結蒂根椽片瓦根孤伎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