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螭
詞語 | 赤螭 |
---|---|
拼音 | chì c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傳說中的赤色無角小龍(一說雌龍)。(二)、比喻盤曲的松樹。
解釋:
(一)、傳說中的赤色無角小龍(一說雌龍)。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蛟龍赤螭。” 郭璞 注:“ 文穎 曰:‘龍子為螭。’ 張揖 曰:‘赤螭,雌龍也。’”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鮋鰕涌悅於泥濘,赤螭凌厲乎高冥。” 唐 陳子昂 《贈趙六貞固》詩之二:“赤螭媚其彩,婉孌 蒼梧 泉。”
(二)、比喻盤曲的松樹。
明 汪薌 《題眉岫蒼松圖》詩:“長髯真人號 安期 ,五色石煮爛如脂,一聲嘯起驚赤螭,翠蓋撐空天四垂。”
釋義:
1.傳說中的赤色無角小龍(一說雌龍)。 2.比喻盤曲的松樹。
相關詞語:
白眉赤眼白兔赤烏白魚赤烏赤壁鏖兵赤膊上陣赤誠相待赤膽忠心赤地千里赤口毒舌赤繩系足赤貧如洗赤身露體赤舌燒城赤手空拳赤縣神州赤心報國赤心相待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