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
詞語 | 皇祖 |
---|---|
拼音 | huáng z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于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敢昭告皇祖 文王,列祖 康叔,文祖 襄公。”漢 張衡《南都賦》:“皇祖止焉,光武 起焉。”明 孫傳能《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二)、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南朝 梁 沉約《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唐 韓愈《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后死孤存。”宋 歐陽修《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清 梁章鉅《稱謂錄·亡祖》:“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解釋:
(一)、君主的祖父或遠祖。
《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于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二)、對已故祖父的敬稱。
《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后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釋義: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
相關詞語:
不祧之祖不挑之祖倉皇出逃倉皇失措倉皇無措成佛作祖富麗堂皇鳳皇來儀鳳皇于飛鳳皇于蜚黼黻皇猷隔年皇歷冠冕堂皇光宗耀祖呵佛罵祖皇親國戚皇天后土訶佛罵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