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夷子
詞語 | 鴟夷子 |
---|---|
拼音 | chī yí zǐ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即 鴟夷子皮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八:“何如 鴟夷子 ,散髮棹扁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范公石湖》:“豈 鴟夷子 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 范蠡 乃 越國 之上卿,因獻(xiàn) 西施 於 吳王 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 吳國 。后見 越王 義薄,扁舟遨游五湖,自號 鴟夷子 。”參見“ 鴟夷子皮 ”。解釋:
(一)、即 鴟夷子皮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八:“何如 鴟夷子 ,散髮棹扁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范公石湖》:“豈 鴟夷子 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 范蠡 乃 越國 之上卿,因獻(xiàn) 西施 於 吳王 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 吳國 。后見 越王 義薄,扁舟遨游五湖,自號 鴟夷子 。”參見“ 鴟夷子皮 ”。
釋義:
鴟夷子,典故名,典出源《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鴟夷子”即鴟夷子皮 。范蠡是越國的上卿,因獻(xiàn)西施於吳王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吳國 。后見越王義薄,扁舟遨游五湖,自號“ 鴟夷子 ”
相關(guān)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dāng)人子不肖子孫不夷不惠鮑子知我鄙夷不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鴟目虎吻鴟鴉嗜鼠赤子之心村夫俗子鴟視虎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