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吏
詞語 | 駁吏 |
---|---|
拼音 | bó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信奉學說駁雜不純一之吏。解釋:
(一)、指信奉學說駁雜不純一之吏。
《三國志·魏志·梁習傳》“ 王 ( 王思 )亦能吏,然苛碎無大體,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苛吏傳》:“ 思 與 薛悌 、 郤嘉 俱從微起,官位略等。三人中, 悌 差挾儒術,所在名為閒省。 嘉 與 思 事行相似。 文帝 詔曰:‘ 薛悌 駁吏, 王思 、 郤嘉 純吏也,各賜關內侯,以報其勤。’”
釋義:
駁吏,讀音bó lì,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指信奉學說駁雜不純一之吏。
相關詞語:
斑駁陸離班駁陸離不值一駁官虎吏狼急吏緩民刻木為吏濫官污吏陸離斑駁門生故吏貪官污吏削木為吏一行作吏贓官污吏虎冠之吏老吏斷獄無可辯駁刀筆之吏貪吏猾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