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辭
詞語 | 橈辭 |
---|---|
拼音 | ráo c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橈詞”。屈從的言詞。漢 揚雄《法言·重黎》:“始皇 方虎挒而梟磔,噬士猶臘肉也。越 與亢眉,終無橈辭,可謂伎矣。”《新唐書·李翰傳》:“城陷見執,卒無橈詞,慢叱兇徒,精貫白日。”《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九年》:“配 意氣壯烈,終無橈辭。”章炳麟《訄書·哀清史》:“唐 氏以上,史官得職,若 吳兢、徐堅 之屬,奮筆而無橈辭。”解釋:
(一)、亦作“ 橈詞 ”。屈從的言詞。
漢 揚雄 《法言·重黎》:“ 始皇 方虎挒而梟磔,噬士猶臘肉也。 越 與亢眉,終無橈辭,可謂伎矣。”《新唐書·李翰傳》:“城陷見執,卒無橈詞,慢叱兇徒,精貫白日。”《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九年》:“ 配 意氣壯烈,終無橈辭。”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 唐 氏以上,史官得職,若 吳兢 、 徐堅 之屬,奮筆而無橈辭。”
釋義:
1.亦作"橈詞"。 2.屈從的言詞。
相關詞語:
百辭莫辯卑辭重幣便辭巧說不辭而別不辭勞苦百喙難辭卑辭厚幣卑辭厚禮悖言亂辭辯口利辭不謀同辭傳聞異辭辭不達意辭多受少辭富居貧辭嚴義正辭尊居卑陳辭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