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力
詞語 | 功力 |
---|---|
拼音 | gōng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功業;功勞功力未見于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管子·立政》在技藝或學術上的造詣;功夫和力量書法很有功力解釋:
(一)、功勞;功業。
《商君書·錯法》:“故人君者先便請謁而后功力,則爵行而兵弱矣。”《史記·留侯世家論》:“ 高祖 離困者數矣,而 留侯 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漢書·晁錯傳》:“臣聞 秦 始并天下之時,其主不及 三王 ,而臣不及其佐,然功力不遲者,何也?地形便,山川利,財用足,民利戰。”
(二)、功效。
漢 王充 《論衡·效力》:“案諸為人用之物,須人用之,功力乃立。” 唐 白居易 《卯時酒》詩:“佛法讚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山獺治箭毒》:“﹝山獺﹞能解箭毒,中箭者研其骨少許,傅之立消,一枚直金一兩。或得殺死者,功力劣。”
(三)、指雇工。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此其養功力,有父子之澤矣,而心調於用者,皆挾自為心也。”
(四)、指作事所費的時間和力量。
南朝 宋 鮑照 《謝假啟》:“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濕,暑雨將降,有懼崩壓,比欲完葺,私寡功力。”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昔 治平 中提刑 元積中 開運河,嘗開見函管,但見函管之中皆泥沙,以謂功力甚大,非可易復,遂已。”
(五)、指在技藝或學術上的造詣。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要其功力之深, 香山 、 放翁 后一人而已。” 臧克家 《老舍永在》:“﹝ 老舍 ﹞舊詩寫得很好,有才情,也有功力。”
釋義:
功力,指功夫和力量,多指在技藝或學術上的造詣。見《商君書·錯法》:“故人君者先便請謁而后功力,則爵行而兵弱矣。”
相關詞語:
愛日惜力熬心費力蒼白無力備多力分不賞之功不世之功不遺余力不自量力拔劍論功班功行賞比權量力畢力同心不遺馀力殘年余力陳力就列稱德度功尺寸之功吹灰之力